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蔡季君 Tsai Jih-Jin:    第四屆國際登革熱研討會 摘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熱帶疾...

蔡季君 Tsai Jih-Jin:    第四屆國際登革熱研討會 摘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熱帶疾...
:     第 四屆國際登革熱研討會 摘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君主任       2014年 7 月 麥德姆颱風 、 氣爆 及 8 月的豪雨,造成高雄市登革熱疫情 的引爆,我們因此積極籌備國際...
   四屆國際登革熱研討會 摘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君主任

    2014年7麥德姆颱風氣爆8月的豪雨,造成高雄市登革熱疫情的引爆,我們因此積極籌備國際登革熱研討會,邀請國際登革熱環境控制學者及國內衛生機構、臨床醫師、研究科學家,一同交流登革熱防治、研究及治療經驗,希望經由此次的學術交流,可提升國內防疫及研究能力。會議主題包括登革熱防治、疫苗發展、登革病毒的作用機制與免疫反應等。 

  本研討會之演講安排、聯繫與邀請國內外學者及經費統籌單位,主要是高醫附院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有四個主辦單位共襄盛舉:高雄市政府、高雄醫學大學熱帶醫學研究中心、高醫附院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及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熱帶醫學醫療中心協辦單位為高雄醫學大學傳染病與癌症研究中心,高雄市立旗津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與外交部。於20141027在小港醫院舉行第四屆國際登革熱研討會

   會議首先由疾病管制署陳主慈科長對台灣登革熱防治現況與展望作一報告,從署的層面去看登革熱防治的問題,緊接著由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疾管處蔡武雄處長報告高雄市的現況,席間有人提問:氣爆與建案因素對此波的疫情有無影響,證據為何?蔡處長回應:今年為建案容積獎勵年限的最後一年,建商紛紛推出建案,在許多建築工地確實有發現多處的孳生源未清除。接著,由來自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及環境健康部的主任Dr. Ng Lee-Ching發表演說,演講的主題為“小的叮咬到大的挑戰-談登革熱的挑戰與控制介紹在常年如夏的氣候中,新加坡是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推動登革熱防治,其中提及運用App軟體提供即時消息告知民眾該區有個案須提供警覺,且得知新加坡防疫的人員屬於環保單位統籌管理孳生源查核、室內外噴藥、民眾衛生教育、疫情分析等疾病媒介控制計畫;而新加坡當地衛生單位只負責病人醫療及通報,法令嚴峻且執法人力充足,稽查人力近1,000名。而台灣登革熱則由衛生單位為主要管理機構,統籌醫療及通報、疫情分析與戰略計畫、孳生源查核、室內噴藥、衛生教育與資源連結;環保單位為輔,負責緊急防治之戶外噴藥、環境整頓及稽查,常駐執法人力約200名,兩地因架構上的不同,防疫思維也不盡相同。新加坡目前研究Wobachia基因轉殖蚊,嘗試改變斑蚊之生態,藉以控制登革熱疫情,是值得嘗試的新方向。


  接著在小港醫院第一會議室由市府及外國學者召開記者會,期間被問到氣爆對此波登革熱的影響及市府因應登革熱疫情的相關作為,另外蔡季君主任也被詢問到當民眾自己感染登革熱時應具備的正確心態,從正面來看,當然是對該感染型的登革熱病毒有免疫力;但對於再次感染登革熱較易演變重症的訊息,目前學術上有愈來愈多的爭議與反對證據,因此媒體與防疫單位對此訊息的釋放,要持謹慎與保留態度,否則易造成已感染民眾恐慌。

   第二位外賓為來自泰國的Dr. Kumnuan Ungchusak,他是臨床醫師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防疫顧問,演講主要的內容為“從泰國控制登革熱學到的一課,他提到因為人為容器不斷的增加、缺乏疫情爆發前減少孳生源的動作及民眾快速遷移及外在氣候的影響,讓泰國疫情不易控制,也大方分享了登革熱控制的經驗。

  第三位外賓為Dr. Wichai Satimai,是位臨床醫師亦為泰國衛生部疾管署顧問,負責瘧疾及登革熱的疫情防治,演講主題為泰國登革熱防疫關鍵要素,他認為能讓社區及民眾能動員起來防治登革熱的關鍵因素包括1.藉由環境的改善以控制埃及斑蚊孳生源數目2.健康促進及醫療資源有效率的提供3.行政系統多面向的聯繫與支持4.相關科技的發展,如登革熱的快篩法及檢驗方法是預防控制及治療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的重要因素,在會中有人提問要如何提升民眾參與防治的意願?他認為病患生病後的親身感受及教育的宣導可增進對此問題的認識,但疫苗才是徹底解決之道。

    下午的議程為彭貴春教授演講“Translational View Point on Dengue內容提及登革熱在骨髓中的影響,也提及登革熱可經由輸血傳染,現在美國已全面篩檢血品是否曾有登革熱感染,台灣捐血中心是否也要全面篩檢血品的問題。而後中興大學趙黛瑜教授演講內容為“面對商業化的四價疫苗應發展的血清檢驗法,現今泰國的疫苗為第一代的疫苗,因為當地患者以兒童居多,大致上約有50%成功率。而台灣現在研發的為第二代登革熱疫苗,因台灣主要以成人感染居多,效力如何,需待後續成果的發表。若第一代登革熱四架疫苗上市,以登革熱現有的檢驗方式,能否區分出天然的感染所產生的抗體反應或是施打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反應,可能要用修正型的 NS1-MAC/GAC ELISA方法才能區分出來。

    再來,附院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蔡季君主任則提到,高醫附院熱帶中心在2013年索羅門群島發生登革熱大爆發時,主動前往索國協助防疫、同時在索國政府及世界衛生組織委託下,協助疑似登革熱感染病例之實驗室鑑定工作;與世界衛生組織一起合作處理疫情的醫療外交成果。世界衛生組織的重症標準界定與面對大量病患時的分流處理原則,值得台灣引用。另外,因應當時疫情,替索國人民,成功地向外交部爭取設置在南太平洋島國,第一個P2登革熱實驗室的歷程。


    小港醫院感管室張科主任,主要是講登革熱及登革熱重症或登革出血熱的治療原則,強調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性的消炎藥及對腸胃道出血的病人積極的給予PPI(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以期使病患有較好的預後。高雄長庚李允吉醫師則分析這些登革熱重症病患臨床上有何特殊表徵,可讓臨床醫師提早警覺,祈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死亡的發生。最後劉景寬校長在全程參與演講活動之後,為這次會議做出總結:以一所醫學大學的高度,站在這波登革熱疫情的高峰點,期許大家能為這個社會盡力付出,讓人民都能受到好的健康照護,是本校責無旁貸的責任與使命。  

  
     這次會議,是聯合多院與外部資源,首次在小港醫院舉辦的熱帶醫學研討會,感謝各方及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因為有眾人的付出,才能讓這次會議圓滿完成。此次會議也凝聚各方共識,成為高醫大籌設登革熱防治研究中心的前哨重要會議。同時開啟一個新契機,讓登革熱防治,能有更多元聲音與腦力激盪,做出對社會實質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