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蔡季君 Tsai Jih-Jin: 臺藏及臺索國際醫療交流紀實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

蔡季君 Tsai Jih-Jin: 臺藏及臺索國際醫療交流紀實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 "刊登於台灣醫界雜誌2011年第54卷第4期 2011, Vol .54, No.4, p.236-8 http://www.tma.tw/ltk/100540410.pdf 2009年十月及2010年一月份,高醫團隊與Jam Tse民間團體合作遠赴印度藏..."

臺藏及臺索國際醫療交流紀實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君 主任)

刊登於台灣醫界雜誌2011年第54卷第4期  2011, Vol .54, No.4, p.236-8 http://www.tma.tw/ltk/100540410.pdf 
2009年十月及2010年一月份,高醫團隊Jam Tse民間團體合作遠赴印度藏區醫療義診中(1),發現將來可以長期深入協助當地居民醫療的介入點,為了進一步增進雙方的交流,於是經過半年籌備,於2010-4-16 2010-4-24,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在高醫院方及民間團體的支持下,特地邀請印度藏區衛生部長Mr. Chope Paljor Tsering印度藏區Delek醫院院長 Mr. Dawa Phunkyi及其醫療部主任Dr. Tsetan Dorji Sadutshang 三位來臺訪問。於2010-4-17在高醫舉辦第一屆國際熱帶醫療研討會,同時邀請索羅門群島衛生部常務次長Dr. Carl Susuairara及蟲媒傳染部門主任Dr. Lyndes Wini,並齊聚臺灣衛生防治及傳染病專家、高醫肝膽科專家,就國際醫療與衛生促進等相關議題做廣泛交流與對話。

印度藏區的衛生概況

五十多年來,從中國西藏逃亡藏胞散居在印度各屯墾區,約有10萬人,於西藏流亡政府管轄下。衛生部管轄下有八間醫院(Delek醫院)、四處衛生中心、在印度及尼泊爾共有43個門診區(Clinics)流亡藏人從寒帶地區自印度(大部分屬熱帶的國家),所面臨的考驗與健康議題有:心理創傷、身體耗弱、適應新的氣候及飲食,肺結核及腹瀉及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率及罹病率,至今仍是重要議題。有許多流亡藏人因此而客死異域。肺結核是印度、也是流亡藏民屯墾區最嚴重的健康威脅及最主要死因。肺結核發生率,甚至發現在屯墾區僧院比一般藏民還高。尤其藏民屯墾區存在多重抗藥性結核問題。目前在印度政府RNTCP (Revised national Tuberculosis Control Program)協助下,積極控制中。

西藏流亡政府衛生部目前工作有:水源及衛生設施改善、西藏同胞受虐存活者(torture survirors’)安置輔導計畫、提供健康資訊系統及教育訓練、急症醫療轉介計畫、傳染病防治(重點:B型肝炎及愛滋病)、結合傳統藏醫及現代醫學之整體照顧(Holistic care)B型肝炎在印度盛行率約2-7%,超過四千萬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每年兩千五百萬的新生兒中,將近有一百萬感染B型肝炎,但B型肝炎還未在印度藏區大規模、有系統的調查,但一些零星小型調查顯示藏人普遍高盛行率(16-26%)。危險因子有可能垂直感染、中國西藏高盛行率、疫苗涵蓋率不普及、過度使用點滴輸液、缺乏公共衛教知識(如共用牙刷、刮鬍刀)、甚或是遺傳因素。亟需有系統大規模的調查,建立其基本流病資料及危險因子等;同時需要有衛教、診斷及臨床等專才專業訓練。因此資源需求涵蓋人力、物資及經濟上等三方面。在愛滋病方面,2007年印度愛滋病感染人口達2.3百萬,十五歲以上成人盛行率0.34%,婦女佔39%,小孩佔3.5%,但分布與危險因子隨區域有所不同。南部省份以異性傳染為主,東北省份以藥物注射及性工作者傳染為主。但以藏人分布眾多的Karnataka省,同性戀感染者則高達17.6%。因此愛滋病目前被視為印度藏區潛在威脅,但因文化差異,接受檢查意願普遍不高。由於臺灣近年來,對於B型肝炎及愛滋病之防治成效卓著,希望以臺灣成功的經驗,同時依據其資源需求來協助他們。

另外在筆者幾次義診經驗及相關報告,發現藏民上腹痛佔三至五成,相當普遍,根據一份小規模南印度藏人研究顯示,77%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這與75%胃炎及90%消化性潰瘍有關,H. pylori慢性感染甚至與胃癌有關。但由於檢查資源有限,難以釐清除H. pylori外是否與肝膽結石或癌症有關、甚至有可能與心理精神疾患有關。逃亡藏民的精神創傷(尤其逃亡過程中傷殘者)、移民新環境的嚴苛挑戰、即使是年輕僧侶也常因課業繁重而有轉化的身心症。


索國及印度藏區學者的訪臺行程

在一週訪問行程中4/19(W1)-4/20(W2)參觀高醫醫療體系本院肝膽科、影像醫學中心、超音波中心(由林子堯主任引介)、國際病房、高杏門診、學校、癌症中心、安寧病房、小港醫院(由蕭世槐主任引介)、負壓隔離病房、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P3實驗室、索國及印度藏區合作會議(由筆者引介及主持)參訪高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由韓永光處長、陳朝東股長引介);於4/21(W3)-4/22 (W4)參觀花蓮秀林鄉衛生所及慈濟大學及醫院(李明亮教授、花蓮縣衛生局林南岳局長引介)4/23(W5)參訪臺北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由粘曉菁醫療部主任引介)及行政院衛生署。

參觀高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時,來賓對於高雄市登革熱的防治沿革印象深刻,尤其對於食蚊魚的生態防治,以及實地到施放食蚊魚現場(地下室蓄水池)了解,外賓們認為是上了寶貴的一課。另外李明亮教授熱心地陪外賓走訪花蓮秀林鄉衛生所,對於有後山之稱的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遠地區,在衛生署架構下的IDS (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結合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的模式,有效的醫療資源整合,補足醫事人力不足,在李教授解說引導下,著實令人大開眼界。相當適合應用於索國(該國由992島嶼組成)及印度藏區之醫療服務(居民散居、幅員寬闊、且極度缺乏醫藥人才),真正可補強落後地區醫療專業人力不足問題。筆者對於睽違多年未造訪的花蓮,其青山綠地與整潔的街容,有驚豔之感。

參觀慈濟大學,也是由創校校長李明亮教授帶領說明,真是一草一木來之不易,尤其手術模擬教學的活體捐贈,使用者必須事先與家屬互動,以了解捐贈者其生平及為何願意捐大體的起心動念,對於這些他們稱為大體老師(silent mentor)給學生的教育,令參觀來賓無不泛淚。李教授於200911月參加國合會之印度大吉嶺藏區義診後,對於當地資源如此貧乏,感慨良多。因此於20103月召開會議整合國內從事印度藏區的各團體,集思廣義,來有系統且長期的協助這群飽受折磨的流亡藏民,最重要三點結論,便是以臺灣IDS建構網絡協助他們建立真正有功能的衛生所,應用指紋辨識系統(Finger printing)協助當地建立完整病歷系統,同時協助公共衛生護士養成及短期專業醫藥人才培訓。這些構想,這次與參訪學者討論後,確實會對他們有極大的助益。

參訪最後行程是衛生署,由張上淳副署長主持(2),同時有疾管局楊靖慧組長、國合處劉家秀科長、廖君蓉專員、全民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參事參加。會中長官指示,協助降低索國嬰兒死亡率,同時促進婦幼衛生,可從教育其公共衛生護士著手。台灣可協助訓練婦幼公共衛生護士,歡迎索國及印度藏區,提出人員教育訓練計劃需求,由國合處予以協助。同時對於印度藏區正在規劃的全民健保,其規劃人員可以直接與臺灣全民健保專家聯繫,以臺灣經驗供其參考。

重要結論與成果

() 未來臺灣對參訪者在公共衛生方面的協助方向

1.  IDS結合遠距醫療的基層衛生所運作模式。
2. 應用指紋辨識系統模式,協助當地建立完整病歷系統。
3. 協助公共衛生護士養成及短期專業醫藥人才培訓。

() 與索國合作方向

1. 索羅門群島是臺灣邦交國,目前當地臺灣衛生中心由高醫負責,參訪索國官員將協助臺灣衛生中心加入南太平洋地區SWAPs (Sector-Wide Approaches)SWAP成員是與索方衛生部、太平洋社區秘書處(Secretariat of the Pacific Community)、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其下團體(UNICEF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UNFPA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JICA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等各衛生發展夥伴(Development Partners)共同參與,是一個透明、公開的衛生合作平台。SWAP理念是以整合資源、有效的運用,以公開、透明、分享與合作的機制來運作各地的援助資源,共同討論未來在索國之援助方向,並訂立SWAP未來的各會議和研討會之活動細節。

2. SWAPs架構下,臺灣加入索國衛生部及世界衛生組織之泥土媒介之腸道蠕蟲
STH (Soil Transmitted Helminthiasis)工作群組,負責診斷技術教育推廣及治療。
同時在Vector-Borne Diseases工作群組中,由我方負責登革熱、立克次體、鉤端螺旋體及其他黃病毒(Flaviriral infections)之診斷與個案管理(case management)

() 與印度藏區合作方向

1. B型肝炎防治計劃:專業人員來台訓練經費來源,考慮自政府部門及其他民間團體申請。系統性的調查當地流行病學,疫病政策評估及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準則,及公共衛生教育推廣。
2. 愛滋病篩檢諮詢VCT(Voluntary Counseling testing)推廣。目前國外其他NGO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推廣時,遇到的瓶頸,是由於文化背景差異,西藏人接受VCT不踴躍,可以考慮唾液快速檢驗,縮短時間並掌握衛教重點。初步規劃以種子教師訓練為主。
3. 高醫醫療團於2010年七月將至南印度Karnataka省之Mungod藏人屯墾區,從事義診,並結合學生暑期志工服務。已經得到印度藏區衛生部之同意、支持及協助。將至社區初探性的開始上述兩項合作計畫,同時亦將探討當地H. pylori及肝膽結石的盛行率,以釐清兩者在藏胞普遍胃痛抱怨所扮演的角色。相對地亦期待參予醫療團之團員能藉此活動,更加了解其文化及藏傳佛教的精髓,裨益心靈層面提升,將來可應用於醫病關係及醫學倫理!
4. Jam Tse醫療會等民間團體合作,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補足義診不足之專科醫師,彼此相輔相成。
5. 高醫計畫於10月至達蘭薩拉建立與Delek醫院締結姐妹醫院關係,以推動後續
醫療人員交流訓練計劃。

後記:

這次是印度西藏流亡政府其高階衛生官員及醫療專家首次訪臺,在醫療交流上相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高醫結合民間及政府資源,來推動人道醫療支援與協助,這再度顯示跨出白色巨塔外的國際服務的能量,與推動永續深入經營的前導方向。至於與索國也明確支持臺灣加入國際人道組織工作群組的重要方向,此次參訪,雙方可謂極具突破性收穫。

這次一週密集行程,動用到許多單位與人力,感謝協助及支持本次活動的所有長官、朋友及相關工作人員,沒有這些善心的推動,這次訪問行程就不可能順利承辦。同時,五位外賓於他們返國後,紛紛要我代為轉達他們最真摯的謝意,感謝眾多臺灣朋友的真誠與友誼,希望醫療合作與人道協助能長長久久,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