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蔡季君 Tsai Jih-Jin: 愛在他鄉的季節 ~ 再訪南印度蒙果Mundgod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君 主任

蔡季君 Tsai Jih-Jin: 愛在他鄉的季節 ~ 再訪南印度蒙果Mundgod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君 主任: 刊登於 臺灣醫界 2012  (June); 55 (6): 52-54  http://www.tma.tw/magazine/magazine_01.asp?Page=3&re_date=6 月&volume=第55卷 http://www.tma.tw/ltk/101550...

愛在他鄉的季節 ~ 再訪南印度蒙果Mundgod ~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蔡季君 主任

刊登於 臺灣醫界 2012  (June); 55 (6): 52-54 


您是否曾經在心中角落,擺置這麼一個地方,而且這裡的人事物,常常縈繞迴旋在您心中?

每次到印度藏區的服務,總是有滿滿地感動與驚喜。自2009年迄今,這已經是第五度造訪,永遠有令人心悸、久久無法平息的動人樂章。

再續前緣

2011 年暑期78月間,我再度與高雄醫學大學學生志工團到南印度蒙果(Mundgod) 印度藏區服務,同時擔任學生志工團之隨團老師。延續2010年南印度藏區服務(1,2),此次醫療服務活動範圍更深入社區,對象含貧苦低收入戶、老人收容院、女尼院、僧院及一般藏民,主要服務內容為衛生教育及醫療義診、關懷及諮詢服務。由去年義診調查得知當地B型肝炎盛行,且普遍缺乏正確認知;又發現僧侶們常共用牙刷與刮鬍刀,因此推測也許與這裡B型肝炎傳播有關;另外當地缺乏婦科專科醫師,女尼又相對保守,不願意婦科問題求診男醫師的心理障礙,因此婦女疾病認知,是當地女尼極迫切需求的。因此這次衛生教育的主軸定位為: B型肝炎、婦女疾病介紹與認知,以及口腔衛生與保健。在每場衛教後同時提供醫療看診、諮詢與轉介。

這次由於深入貧戶服務,更深切體會到當地水質實在不佳,因為抽取地下水後大部份未經過濾及處理。原來於2009年國外某非政府組織至此普查水質,檢測結果大部份是不適合飲用,但因過濾及處理系統所費不貲,因此當地九個康村(居住地段),只有兩個裝置過濾及處理系統。居民有能力者普遍皆是向販售商買過濾水,貧戶頂多直接煮沸飲用,更發現有些貧戶未煮沸便飲用。因此我們希望將這問題帶回,尋找相關專業人士協助,逐漸協助改善當地水質。


辯經式的衛教

我們針對不同單位與學校辦了好幾場衛教活動,但常常在傍晚或夜間衛教時有好幾次停電,現場一片漆黑。但所幸最後皆能圓滿完成。令我們非常訝異的是這些場次中,甘丹寺住持、管家以及甘丹寺附屬藥師佛診所院長、甘丹寺附屬果蒙學校校長、哲蚌寺住持及管家、哲蚌寺附屬洛色林醫院代理院長、女尼院住持及管家,以及社區里長、村代表等等,這些高階管理階層的大德上師(許多是佛學大學教授、格西博士)皆全場蒞臨、仔細聽講衛教,並且提出許多相當深入的問題,令我們又高興、又驚訝。這邊非常缺乏衛生講座,尤其我們生動但不冗長的衛教,再加上開放現場問答氣氛熱烈。僧侶女尼們的提問更是切入重點,他們以辯經的邏輯思考推斷,問答間非常具有挑戰。

據這些管理階層表示,出家僧侶女尼們的佛學課程學習長達18年,並未排有健康、衛生或疾病相關課程,因此我們的衛教短片、幻燈片教學及現場互動,對他們都是印象很深刻的重要教育活動。他們更希望將來能增加更多疾病與預防課程,如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鼻竇炎、肺結核、胃疾等。畢竟預防勝於治療,而預防的根本在於有系統地衛教。舉例而言,僧侶們最常提問的是:蚊子會不會傳播B型肝炎? 汗液會不會傳播B型肝炎? 追問其提問背景才發現,當地僧侶宿舍是兩人一房,常常另一位室友是B型肝炎帶原者,當地蚊子又多,因此常令室友心中忐忑不安,甚至懷疑已被傳染,但又猶豫不敢檢查,怕萬一有感染B型肝炎後惹人害怕。而且據說以前有印度醫師曾經告訴他們B型肝炎是會經體液傳播,但又未向他們清楚說明,僧侶們間以訛傳訛下,汗液竟被誤為傳播B型肝炎途徑之一。我們費了好大力氣去澄清,同時也深刻體悟正確的衛教知識才是消弭對於B肝帶原者無妄被歧視的最好藥方。

達達的馬蹄

我們志工對於貧苦低收入戶及老人收容院的關懷服務,令許多貧戶及老人淚流滿面,因為來自異鄉的一群年輕人細心的為他們整理儀容、修指甲、擦拭身體、量血壓、量血糖;同時也渾身數解的逗趣表演,讓老人們非常開心,這由事後老人院院長的感謝來函,可以知道,這樣發自內心的關懷,對於這一群風燭殘年、乏人照顧的被收容老人家們有多麼重要!由六個當地社區居民代表及單位對我們服務與工作內容的回餽意見,一致地認為我們做的非常好,也希望我們能繼續做下去,且希望能增加擴大衛生教育的題目、內容與對象。尤其當地屯墾區的最高領導人 Mr. Palden Dhondup更指出:「針對貧民戶及老人院的服務,這是首次外國非政府組織志工在這些弱勢族群的服務。許多貧戶及老人非常激動與感激,看到遠從臺灣來的一群年輕學生溫柔有禮的關懷,引起社區極大的迴響。也引發當地年輕藏人的反思與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期盼我們志工團隊每年都能來!」這番話是臨別前晚Mr. Palden Dhondup在老人院的Guest House宴請我們團隊時語重心長的感言,雖然外面是狂風暴雨,裡面密不通風、小小的三、四坪Guest House擠滿九人,坐在床上當座椅,但確是這輩子中最令人心動與感動的饗宴。據說即使首相來訪,也一樣是在這間老人院臨時的Guest House宴請。

尤其令我覺得非常驕傲的一件事:有次在雨中,泥濘不堪的羊腸小徑上嚴重塞車,因為前端似乎有一輛電動「嘟都車」(tutu)卡在泥濘中動彈不得,後面等候的每輛車只是很有耐心的觀望等著。我看到那輛卡住的「嘟都車」車主,獨自吃力的推車,我輕輕的說出我的觀察,在後座的四位學生竟二話不說地,不約而同飛快的跳下車,踩著泥巴路,飛奔至「嘟都車」旁,協力推車,竟然把車從泥巴中推動,同時令塞車的路頓時通暢,他們走回來時,每個人皆豎起拇指。我想,這群可愛可敬的學生,就是用這種捨我其誰的慈悲,用心的服務這兒最弱勢的居民吧!

DTR(Doeguling Tibetan Resettlement)醫院醫師的任務

在這次另外一項重要工作,便是協助西藏流亡政府衛生部公立DTR醫院醫師Dr. Tenzin Norsang去服務當地出家及一般藏民。2010年到南印度藏區服務時認識Dr. Tenzin Norsang(1),才知道當地近兩萬人藏民屯墾區只有兩位藏人西醫Dr. Tenzin NorsangDr. Thupten Gyatso。而這兩位是公費生,畢業後即下鄉服務,尚未接受完整住院醫師訓練卻必須承擔繁重的看診業務,尤其在DTR醫院Norsang醫師更是必須照顧住院結核病人,許多甚至是多重抗藥性病人。

因此,高醫於2011年替Norsang申請至台灣受訓三個月,重點訓練在感染控制、熱帶疾病、愛滋病、B型肝炎、胃腸疾病及基層公共衛生訓練。因為當地B型肝炎及胃疾盛行(尤其胃幽門桿菌感染 (1)),因此在本院胃腸內科及肝膽科密集訓練下,Norsang本身學習能力又快,短短六週,Norsang便已熟稔胃鏡及腹部超音波操作與判讀。因此,Norsang訓練後回DTR醫院,也正好是我們志工團服務五週接近尾聲時。由於DTR醫院並無胃鏡,但另兩間僧侶附設診所(哲蚌寺洛色林診所及甘丹寺藥師佛診所)皆有胃鏡及超音波,但卻是每一至兩個月必須重金延聘印度醫師,遠從車程兩小時的Hubli市來檢查,常常是緩不濟急,且檢查費用昂貴。平常公立DTR醫院與僧侶附設診所並無任何互動與合作往來,由於2010年我們義診團在此兩家僧侶附設診所服務,建立彼此良好信任關係,因此,我們積極擔任媒合角色,希望促成到台灣學成歸鄉的Norsang可以學以致用,服務僧侶及一般藏人。初步三家醫療院所已有合作意願與準備,我們也衷心樂觀其成。

輪轉的生命

此次擔任我們多場僧侶衛教的藏文翻譯老師Chosang Phunrab,憑其擔任學校老師25年的經驗,現場同步生動幽默的翻譯我們英文衛教內容成藏文給聽眾,應該也是此次我們衛教成功的最大助緣。也因此我們與他成為好朋友,閒聊時才知道,他竟然是三位仁波切的父親。這對只能從書本中看些轉世靈童故事的我們,是相當的好奇與覺得不可思議。因此我們私下邀請他來替我們上三門英文佛學課程,其中一堂當然包括其仁波切兒子的故事分享。Chosang熟稔英文、印度語(Hindi)、梵語(Sanskrit; 印度古語,也是最初佛法紀錄語言),教授佛法、西藏歷史與文化。甘丹寺佛教大學邀請他來授課,在Mundgod已兩年。他的大兒子是頗負盛名、26歲的第十四世Siling Tongkhor 轉世仁波切,前世是達賴啦嘛母親的根本上師。二兒子及三兒子分別為25歲的Serjhe Tehor Khentul仁波切及23歲的Sakya Loseng仁波切。他分享大兒子仁波切,從出生至孩童的種種不可思議的跡象,印證佛教中生命輪迴確實存在。他以英文生動的介紹佛法,不只令我更能溫故知新佛法教義,其中更是深入淺出解答許多疑義,我終於了解語言不可思議的魅力與找對教師的重要。難怪我們在此遇到許多來此學習佛法的台灣人與外國人;Chosang老師應該是我將來還會想再去南印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後記

學生志工在這邊五週的食宿及交通,全靠哲蚌寺洛色林診所院長賢道法師、代理院長Lama Lungtok Sherap及診所所有同仁與喇嘛們的細心照顧;尤其哲蚌寺總管家Jang-Chup格西對團隊多所勉勵、讚許與照顧,是對我們此行服務最大的肯定。而甘丹寺院長洛桑旺秋格西更是熱心安排學生交通與接送。尤其這五週中負責大家飲食的洛色林診所廚房小師父丹增喇嘛,去年也是他負責照顧我們學生志工,每餐不論是刮風下雨,總是默默的、不辭辛勞地從遠處廚房端菜過來我們住的二樓宿舍,我發現我們每天最大的期待,竟是與端菜過來的他說聲Tashi Delek(吉祥如意)與圖切切(謝謝),雖然飯菜大餅是如此平凡,但每道菜都是愛心滿滿,特別覺得可口! 只有19歲的他,因為某些學習障礙,因此被分發至此服務,我們覺得又心疼又感恩。

另外女尼院一位自雲南康巴來此進修的阿尼洛桑潘瑪曾經邀請我們到她宿舍房間吃飯及聊天,雖然只是粗茶淡飯,那天傍晚與她席地而坐,天南地北、閒話家常,竟然是回憶中的珍珠。我常常掌握在此與每位接觸到的人,不論身分地位、不分貴賤,問相同的一個問題,「您快樂嗎?」。永遠只有一個答案:那當然囉!而且是發自內心地滿足;這是與我所接觸到的台灣朋友多麼不同的答案,台灣人有優渥的物質環境,但九成的回答是不快樂!

沒有當地這些朋友的幫忙與照料,我們是無法如此順利承辦推動這些服務的志業。感恩上天,讓我能有機緣,與學生遇到這麼多助力,一同種下如此的善緣善業。常常我們認為做得有夠多了,原來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參考資料

1.      蔡季: 南印度Mundgod高醫醫療團感言~ 被遺落的香格里拉 ~ 臺灣醫界,2011; 54:62-65.
2.      柳承翰、司徒潔慧、蔡季: 藏在心中的印記,醫言南印, 高雄醫師會誌 2011; 19:47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