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從一個病人逃院談起

蔡季君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感染科/熱帶疾病醫療暨防治中心    

 

刊登於 臺灣醫界;6510 (2022/10/01), P46 – 47

https://www.tma.tw/ltk/111651009.pdf

 

消失的病人

 

  2021127日,發生了一位68歲男性病人因爲牙源性感染引起臉頰蜂窩性組織炎,完全沒有精神疾患病史,住院治療一週、恢復很快,即將出院當天,竟然一大早跟外勞到醫院一樓大廳後便走散,消失不見了!經過一整天報案協尋、竟然於深夜被發現在外跳樓自殺,被送到我們急診;到院時已無生命跡象,經急救後送至加護病房,6天後便過世了的憾事。令我們相當錯愕與震驚。自殺前、照顧他的日子,因為恢復相當好,病人神情也無異樣;就沒特別跟他聊起太多他的心事。這件意外,令人難過與遺憾,這位病人的自殺,令我們反思,我們如果能每天跟他多聊一點、多照顧一下他的心情,是否可以避免這樣的憾事呢?

 

明天別再來敲門

 

  這個事情,我聯想起一部發人省思的電影:明天別再來敲門「A Man Called Ove」。這部影片,曾經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被選為全院播放討論的醫學倫理影片。意思是明天別再來敲門、干擾我的自殺!

 

  2015年上映《明天別再來敲門》影片,一個叫歐弗療癒觀眾的人。改編自瑞典作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小說。「瑞典奧斯卡」金甲蟲獎最佳影片等七項大獎提名,贏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化妝兩個獎。

 

  歐弗是個性孤僻、但確是社區的守護門神,每天例行性檢查社區大門有沒有鎖、誰的車子沒停好,卻不願意幫鄰居處理小事。歐弗自從妻子桑雅離開人世半年以來鬱鬱寡歡,又遭逢被公司炒魷魚,因此決心要到陰間找桑雅。哪知人要死還真不容易,新搬來的鄰居不會停車,撞到門前的欄杆,還硬叫他收養流浪貓,剛出櫃的年輕人也跑來借宿。想自殺總會遭到百般阻撓;新搬來的鄰居、已經鬧翻的好友,這些被他稱為白癡的人,是他自殺的絆腳石,也是他人生最後一哩路的牽掛。

 

  死亡,比想像中困難,可又比想像中容易。歐弗,在妻子罹癌過世後,悲傷絕望,一心尋死。然則企盼死亡能夠與愛妻相逢的他,卻總在關鍵時刻失敗。在極其嚴肅與緊張的氣氛下,那轉折卻又每每讓人噗哧一笑。當他在愛妻墓碑前,悲傷又無奈地談及死亡比想像中來得更困難時,不禁也讓人好奇著究竟什麼樣的愛情,讓這位眾人眼中的頑固老先生,如此不捨。歐弗第一次嘗試上吊尋死之前,思慮著人在死之前,生命中重要的往事將歷歷在目。將歐弗的成長歷程與屢次嘗試死亡的時刻相連結。現實與過往兩個不同軸向的敘事,透過接近死亡的關卡,反覆交錯呈現。那是生命的拼湊與回溯,也漸漸能夠理解歐弗,近乎偏執的信念及不近人情的行徑。

 

歐弗人生遭遇

 

  歐弗巡視社區的舉動,該是盡職與讓人安心的,尤其是他幾乎不放過所有環節的仔細。當他發現違規停放的腳踏車,是毫不遲疑地丟到回收區,而嘴裡未曾停歇的怒罵,更是讓人剛開始覺得反感。歐弗的不通人情,與社區居民產生一些爭執。當尋死在歐弗的想法中浮現出來,轉化為行動之時,自殺前的停格,更是將時空轉換到歐弗母親喪禮的場景。而那悲傷以及與父親之間隱微卻又不可忽視的牽繫,更是讓人動容。父親的嚴肅與距離,讓歐弗怯於表達自己;父親的認真與努力,則形塑歐弗心中的核心價值。由於歐弗的父親在鐵道公司工作,電影中有一幕歐弗看見父親後興奮地招手,卻差點遭到後方火車的撞擊。兩人在驚嚇之後,父親牢牢地抱緊歐弗的身影,讓人感動不已。下一次的回溯中,歐弗交給父親值得驕傲的畢業成績單時,父親手舞足蹈不斷向同事炫耀的樣子,那份欣慰與快樂,更是溢出螢幕之外。可嘴角上揚的瞬間,卻旋即父親意外被火車撞死中凝結。

 

  下一次回憶,歐弗與他未來的妻子桑雅相遇。樂觀開朗的桑雅,像是一道陽光,照進了歐弗的人生。歡笑再次進駐,也再次點燃關於人生的美好。兩人的愛情一次次妝點著原本晦暗的人生。桑雅懷孕時,兩人的幸福,卻在一場車禍意外中毀滅,桑雅流產且下肢癱瘓。癱瘓後的桑雅樂觀進取,申請當學校教師,但因殘障而到處碰壁。歐弗曾經為了妻子到處投訴不願裝殘障坡道的學校,在快放棄的那刻,因為妻子的鼓勵,連夜冒雨到學校建造了斜坡,終於一償妻子當老師的願望。這個世界不見得每個人都像歐弗一樣為正義而戰,行動力很強;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他的堅持,他的鄰居可以活在一個安全寧靜的社區;也因為他的工程能力,他的妻子得以作育英才無數,每個被當作怪胎的學生,畢業時都能引經據典。

   

  歐弗的生命裡,意外不斷地傷害脆弱的心靈,死亡如影隨形地攀附在歡樂的氛圍裡;老年的歐弗在絕望時,意外卻也不斷地破壞死亡的可能。在人生之中,我們都畏懼無常,也都想盡辦法避開無常,可卻常在意外中,不斷的遇見了無常。對歐弗來說,因為無常的襲擊,人生的步伐走得顛簸,可也因為桑雅的支持,讓他願意繼續前行。因此他提及:「遇見桑雅之前,他一無所有;桑雅離開之後,他仍一無所有。」道出了他人生的坎坷。所幸,在桑雅離開後,他隔壁搬來了新鄰居,鄰居直接的個性,屢次衝撞著彆扭的歐弗,雖然歐弗內心傷心絕望,但並沒有改變內在善良的心靈。尤其是鄰居的孩子們,對歐弗的親切、信任與貼近,更是喚醒了他潛藏的溫柔與被需要的感覺。這是他自殺不成,最重要的原因。

 

面對周遭的歐弗們

 

  在我們周遭也許有許多歐弗們,甚至是我們自己都可能成為歐弗。死亡不止是發生於生命的結束。當我們遭逢嚴重的打擊,如失業、情感被背叛、離婚、學業被當掉、親愛的人之死亡等等,我們頓失重心、頓失所依。這時候也是形同死亡,如佛教上稱的處於中陰身。因為此心迷茫,不知所歸。也許自殺了結逃避的想法也會浮現。我一位摯友,因被背叛而離婚,跟我說過,她多想殺他先生後、再自殺,雖然只是想法,但可見這是人生中多麼不可承受之重。但慶幸的是,她願意跟好友吐露心情;因此,第一步,救自己的行動,就是踏出自己那扇門,別人才有機會幫助您。但事實上,因為願意說出,她已經開始自我療傷的過程,朋友若能傾聽、陪伴及同理心,其實就可讓人慢慢脫離中陰身,找到再活下去的方向與能量。

 

  我們是否能仔細關照親友、同事、學生、病人,他們臉上、行為上起的變化,多一點主動關懷與陪伴,也許您我就會成為歐弗們自殺的障礙。甚至給他們被需要的感覺,讓他們有活下去的尊嚴。死亡,是我們一生中必需經歷的試鍊。歐弗,讓我們能更深刻的思索如何面對人生中多次死亡的態度。

 

多一份用心

 

  我們這位自殺成功的病人,我們已無法挽回。時光倒轉,即使我們在一週內再怎麼關懷他,也許還是無法阻止自殺,但畢竟我們盡力過,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遺憾與不捨。但也許我們仍有機會可以阻止。病人有他們一輩子的故事,不是只有生病;他們的想法與決定、甚至身體心靈生病,都是跟他們一輩子的故事息息相關,醫治病人,應該是從了解他們的故事開始、從理解及同理心開始的。面對未來,也許還有類似更多的歐弗們,甚至哪一天我們也加入歐弗們。這部片子及已自殺的這位病人,給我們深刻的反思與啟示。